资讯 - 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在运行评估中名列第3屋顶秧田工装
发布时间:2018-05-24 04:54:49 浏览: 次
日前,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第1至5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下简称“科研基地”)运行评估中,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工作服170是多大码纺织品科研基地”)取得喜人成绩,在22家参咖啡店工作服女图片评科研基地中名列第3。
2017年 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展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的通知》【办博函(2017)587号】,对第1至5批科研基地进行运行评估,评估周期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6月20日,纺织品科研基地向评估机构上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申请书》,运行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代表性研究成果、整体定位与发展潜力、团队建设与人材培养和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2017年9月13日,纺织品科研基地专职副主任周€€赴京进行运行评估汇报并接受专家质询;2018年3月23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第1至5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情况的通报》【文物博函(2018)302号】,纺织品科研基地名列第3。
2017年9月13日,纺织品科研基地专职副主任周€€赴京进行运行评估汇报并接受专家质询
科研基地是国家文物局在“1015”和“1025”期间依托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的高水平研究平台,第1至5批共有23家,其中包括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学)、清华大学(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植物考古)、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博物馆(金属文物保护)、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测试)、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敦煌博物院(古代深圳企业工作服定制壁画保护)等。2010年10月,纺织品科研基地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第4批科研基地,2012年11月29日正式挂牌。主要针对该领域的当地的工作服价格重大科技问题展开创新性研究,研究方向为纺织品文物分内蒙古工作服定做公司析检测与保存环境研究、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中国古代纺织发明创造价值发掘与展现、行业标准制定和人材培养等。
最近几年来,纺织品科研基地前后承当或为主参与国家科技支持计划4项(含子课题)、指南针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重点出版项目3项、国家文物局课题11项、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25项、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1项、浙江省文化厅课题3项,制定行业标准3项,获得1系列集成性和原创性科研成果,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论著20余部,取得省部级奖项3项,并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分析检测、保护修复和应急保护等技术服务百余项。
相干链接:成都汉墓出土世界最早提花织机模型研究成果荣登ANTIQUITY封面文章
目前纺织品科研基地具有近2000平方米的实验空间,免税价值近4000余万元的大型仪器装备,标本库、数据库和文献库等科技资源,20余人的多学科交叉人材队伍中有中宣部4个1批人材及浙江省特级专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材1名、文化部拔尖青年人材1名。经过量年积累,纺织品科研基地已成为国家纺织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重要的专业气力。